首页 | 友益网摘 | E书分类 | 最近更新 | 推荐E书 | 热门E书 | 用户登陆 | 友益论坛
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联系我们
| 经济 | 社会 | 文化 | 技术 | 生活娱乐 | 我的爱车 | 其它 | 骗术大全 | 房产

本站E书搜索:                               发布E书 | 郑重声明

当前位置:E书天空-电子书下载,电子书发布,资讯中心文章首页技术应用技术→评论:互联网络业的十大发展趋势(中) 
评论:互联网络业的十大发展趋势(中) 
作者:  来源于:  发布时间:2007-10-17 21:13:22
评论:互联网络业的十大发展趋势(中)
 


  尽管在过去的100年里,技术的进步令人惊异,但是在自然语言识别领域却进展缓慢。今天的计算机能够轻而易举地翻译简单的英文句子,但是一旦遇到新词汇或者方言就一筹莫展了。电信业正在努力解决自己的翻译
缺陷问题。语音邮件服务之类的难关已经被攻破,但是三重播放中的视频、无线Web、先进的IP网络等对于电信业来说,仍然是未被掌握的“新词汇”。

  因此,网络和服务保证对明天的网络业来说至关重要。系统监控、关联网络、服务器和终端正努力保证着如今这些跨技术、跨提供商和合作伙伴的复杂服务能够给客户带来高品质的客户体验。

  最近,Dittberner Associates 完成了一份电信可靠性和远程测试市场的调研报告,预测这一市场将从2005年的28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37亿美元,该研究报告还指出:

  服务质量管理呈上升趋势

  传统的网络质量保证体系(故障和性能管理)并没有提供直接的终端用户服务体验度量方式和管理,因此在未来需求驱动的业务模式下难以准确衡量消费者的体验。一些公司新近开发了先进的服务质量管理解决方案,通过高级业务模型和性能管理、信号设备和网络探针等关联性的反馈来分析业务的质量。

  性能管理逐渐取代故障管理

  故障管理在任何情况下都是需要的,但是在基于IP的技术领域被淡化并逐步被性能管理所取代。据统计,目前电信设备维护80%的成本都消耗在故障排查上,因此高性能的设备性能管理是未来电信技术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

  无线仍然是市场的主要驱动力

  无线网络运营商是网络可靠性解决方案的最大买家,占据了市场份额的52%。

  大型测试公司进入信令市场

  Tektronix和Anritsu两大测试公司近来的并购使得其进入了可靠性服务的市场,NetTest和INET则成为掌握7号信令的OSS厂商。另外, Tekelec也瞄准法国信令厂商Steleus,加入了这场角逐。这些事件都表明,掌握信令对于分析用户中心的服务质量十分重要。这些新兴公司将对行业的领导者安捷伦发起挑战。

  七、采用灵活的计费模式

  随着固定宽带、无线宽带以及有线电视宽带等众多宽带服务的推广,服务提供商需要考虑放弃原有的宽带计费模式,采用更新、更灵活的计费模式了。

  目前的宽带服务模式和有线电视服务模式类似,都是捆绑一系列服务、以统一费率推出,只能按照流量或者时间进行业务无关的无区分统计,这是由于传统的运营模式通常是把网络和业务绑定在一起,有限种类的服务对应着各自的承载网,在计费时并不需要进行业务的区分。然而随着宽带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今基于IP的业务层出不穷,丰富的业务并没有为传统运营商带来预想的收益,甚至反使得他们失去了对业务管控和计费的能力,而只能专注于基础网络服务的提供。其实,同一网络承载的不同业务应该给予不同的计费标准。

  今年的一个技术趋势是,实现基于会话的区分计费。比利时最大的电信公司Telenet正在采用Yair Sakov公司的解决方案实现灵活的计费模式:他们先为每个用户都分配一定限额的基本带宽资源进行呼叫建立,如果用户想要获得更多的带宽资源、得到更高质量的通话,他们可以选择购买这些额外的带宽资源,从而使得网络可以针对不同服务质量要求的顾客进行差异化的计费。

  IDC的高级研究员Shira Levine指出,部署一个具有区分计费功能的计费系统并不是非常困难。一种选择是在终端设备控制协议中加入一定的反馈机制,例如改进SIP协议,使其能够反馈业务的种类等信息,然后传输到计费系统中,这样便可以实现不同业务的区分化计费。也就是说,对于一些基于状态控制的业务,例如基于SIP这样的事务状态控制的业务,可以对这些事务状态的控制进行改进从而实现区分化的计费。

  另一种办法是直接在IP中加入对服务的区分,其本来提供的TOS(服务类别)字段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这样运营商可以直接在核心网中完成区分计费的任务,而不需要交给不可靠的用户终端来完成。

  因此,对于集中式管控的电信运营商而言,实现区分化的计费并非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然而对于宽带运营商而言,要想在传统的IP之上实现差异化的计费,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努力。?

  八、光传输改变网络架构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万维网的发明使得Internet得以商用,那时候,如果用光纤作为传输承载,每兆带宽的成本大概是2500美元,而今,同样带宽的成本已经
下降到了不到20美元。

  诚然,光传输成本费用仍然太高,这使得其在短时间内被普遍接受相对困难,但是光通信技术的存在必然对未来的网络体系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目前看来,这样的冲击不仅仅局限在骨干网的核心交换设备上,也存在于接入网等边缘设备。

  在传统带宽受限的环境下,我们通过各种复用技术来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步时分复用和统计时分复用是两种典型的方案,而由于统计时分复用资源利用率更高,而且特别适合于业务量不固定的网络形态,所以Internet采用了基于统计时分复用的分组交换技术。这样的技术在Internet兴起之初极大地推动了其发展,使得宝贵的带宽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

  互联网这种无状态的分组交换技术,使得传输的可靠性得不到有效的保证,随之飞速发展的是各种补偿技术,例如流量控制、拥塞控制和差错控制等。这些技术在补偿网络可靠性的同时,无疑增加了终端实现的复杂度和成本,在光传输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年,我们应该考虑是否能够用高速的光接入技术来提高带宽资源,而减少各种复杂网络技术的部署。

  首先,用轻量级的交换设备取代现有的具有复杂路由、排队和缓存功能的骨干网络设备,有利于运营商降低网络运维成本。从前,当带宽资源受限的时候,人们设计了“网络-主机”的分级结构,将流量集中到网络的中心;而今,我们完全可以基于光网状网(mesh),在接入侧实现高速承载,从而减轻骨干网络的负荷。 这样,从前费用高昂的核心网设备将不再被需要,而被光接入设备所取代,为了集中共享带宽资源而部署的交换与路由技术将不复存在。

  其次,各种自适应的路由技术和协议在带宽资源日益丰富的未来将失去它存在的意义。因为未来如果能依靠光接入技术实现超宽带传输,那么任何路径优化策略都将失去价值,因为那时候任何传输路径都会具有同样的成本和速度。

  最后,如果未来的计费模式发生变化(正如前面所言,不再是按流量计费,而是区分化的计费),各种以流量作为评价标准的路由方案将偏离其设计初衷,带宽资源或许不再像今天那样可以作为评判一切的标准。

  随着各种光传输技术的发展,带宽资源在未来将会得到有效的保证,那时候整个核心网络的路由与交换技术有可能会发生本质的变化,根本不再需要交换设备,取而代之的是健壮灵活的网状结构。


[] [返回上一页] [告诉好友] [发表评论] [打 印] [ 字体: ]
上篇文章:评论:互联网络业的十大发展趋势(上)  
下篇文章:评论:互联网络业的十大发展趋势(下) 
∷相关文章∷
· 评论:互联网络业的十大发展趋势(上)
· 评论:互联网络业的十大发展趋势(下)
∷相关软件∷
{$KeySoft}
  关于本站 - 下载声明 - E书发布 - 下载帮助 - 广告联系 - 商业合作 - 申请链接 - 用户注册

E书天空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0 ebooksk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闽ICP备08100302号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福飞路104号 邮编:350003 联系人:吴生友

QQ:14476087 电子书发烧友Q群:17648598

E-mail:wsy515398@vip.sina.com(邮件请用汉字注明主题 如果没收到自动回复,邮件可能没发送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