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友益网摘 | E书分类 | 最近更新 | 推荐E书 | 热门E书 | 用户登陆 | 友益论坛 | ||||||
|
|
||
![]() |
审计就是只“只叫不咬”的看门狗?
作者: 来源于: 发布时间:2007-1-11 22:42:26 |
审计就是只“只叫不咬”的看门狗? 9月11日,审计署发布2006年第5号审计公告,公布了42个部门单位2005年度预算执行审计结果。发现的主要问题有,发改委公款为职工购房、教育部应缴未缴四六级考试费达4771万、体育总局挪用2787万彩票金炒股、铁道部下属单位1.64亿建酒店等。(9月11日《京华时报》) 令人不解的是,为何年年审计,有关部门仍年年违规?就拿这个教育部主持的四六级考试来说,2004年,当时李金华的审计报告就已经指出,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自1989年以来违规集中各地考试费2.24亿元,并未上缴财政专户,教育部从中坐支相关考试费用1.9亿元,至今也去向不明。现在旧账未清,又添新账,这些部门“屡审屡犯”发人深剩难道,审计这只看门狗就真的“只叫不咬”? 毫无疑问,我们不能满足于让“审计风暴”仅仅刮出一股消极的抱怨情绪,正如有专家所言,在更深的层次上,审计风暴应该刮向理性的思考和文明的策略——把民主财政刮出来!民主财政是公共财政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它不是以抽象的国家为本位,而是个体的公民为本位,它关心的是如何使公民财产权及其他个人权利免遭政府权力的侵害。 此次审计中,从审计署公布的这一系列预算执行审计结果来看,几乎所有的案件都体现出垄断型财政的特点。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的财政预算走到今天这种违规程度,人大监督的缺席是根本原因。在美国,曾有政府机关因议会不批准财政预算而濒临破产。相比,我国则有着天壤之别,一笔钱从预算、划拨到使用、决算,整个过程几乎都没法被人民或人大代表监控。此外,现在的问责制也几乎形同虚设,看看吧,每年的审计过后,有多少人会因此而受到惩罚? 在我国的政府收入中,除了预算内和预算外两种,还有一种被称为“第三财政”的制度外资金。这种资金来源于名目繁多的税外收费,是以政府的名义来强制征收的。比如说教育部违规集中的英语四六级考试费,农业部私设的千万小金库。这些制度外收入不纳入预算,游离于各级人大代表的视野之外,也是这些年“民怨沸腾”的主要原因。从民主财政的角度出发,这些非法的政府收入应尽快纳入政府预算视野。 “天下未乱计先乱,天下欲治计乃治。”这里的计,就是指审计或会计。今天中国的改革已经深入到了触及政府部门自身利益的阶段。用清华大学教授李楯的话来说,改革已经把好改的都改了,现在只剩一堆骨头。现在,审计已经逐渐摸出了旧体制的两条腿——暗箱操作和不负责任。面对这堆审计咬出的骨头,我们不能永远绕道走。提高财政预算的透明度,加大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从对“审计风暴”的关注转移到对财政预算体制的关注上来,理应提上日程。 [作者:彭兴庭 ] |
[] [返回上一页] [告诉好友] [发表评论] [打 印] [ 字体:大 中 小 ] |
上篇文章:房价必跌,政府无力更不可能托市 下篇文章:解读审计报告:怎么都是下属惹的祸? |
∷相关文章∷ |
∷相关软件∷ |
{$KeySoft} |
关于本站 - 下载声明 - E书发布 - 下载帮助 - 广告联系 - 商业合作 - 申请链接 - 用户注册 | |
E书天空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0 ebooksk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闽ICP备08100302号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福飞路104号 邮编:350003 联系人:吴生友 QQ:14476087 电子书发烧友Q群:17648598 E-mail:wsy515398@vip.sina.com(邮件请用汉字注明主题 如果没收到自动回复,邮件可能没发送成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