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友益网摘 | E书分类 | 最近更新 | 推荐E书 | 热门E书 | 用户登陆 | 友益论坛 | ||||||
|
|
||
![]() |
管红包,还是管药品安全?
作者: 来源于: 发布时间:2007-1-11 22:42:44 |
管红包,还是管药品安全?
“齐二药”的阴影尚未散去,华源“欣弗”又开始挑战我们脆弱的神经。可喜的是,卫生部禁令所到之处,危害消失于无形。可恼的是,不安全的药品却如雨后春笋,天下人从此莫敢吃药。
药品不安全与医生收红包被视作卫生监督的痼疾。卫生部三令五申,连下猛药,结果还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原因可能是,一,药量不够,药到病未除,。二,没有辩证施治,开错了药方。
消此痼疾,良方当在政府职位归位。此方在宿迁已见奇效。
上一个月,我在江苏宿迁考察当地的医疗卫生改革,发现红包现象基本上消失。原因非常简单。
当地实行市场管医疗,政府管卫生的改革后,医院已经成为完全的市场主体。医生的身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为股东的医生,收红包是从自己的左口袋到右口袋,除了麻烦以外,毫无它用。不仅如此,单个股东的行为还会引起其它资本所有者的一致反对,随时面临强令退股的惩罚。与利润丰厚的回报相比,收红包因小失大。作为雇员的医生,投入的是人力资本,与医院是利润分成的关系。收红包是一种违约的行为,直接侵占了股东的权益。当地的医疗服务竞争异常激烈,医术难以垄断,医生对医院不可能实行内部人控制。医生的自利行为直接导致医院竞争力的下降。医生人力资本具有非常高的专用性,在医院保证其较高的回报并承担了主要的医疗事故责任的基础上,严厉的惩罚杜绝了红包现象的发生。
红包,从本质上讲是医院与医生的利润分成关系,在政府不再是医院的股东时,政府是没有资格对这种内部管理进行干预的。政府要管的方面有二,一是通过企业所得税来审查医院的收入是否合法。二是通过个人所得税来审查医生的收入是否合法。至于医院内部是采用点刀费的方式,还是高工资的方式来激励医生,则与政府完全无关。
那么政府应该管什么呢?公共卫生。
我们经常分不清医疗与卫生的关系。医疗服务是竞争性和排他性非常强的私人产品,而公共卫生则是典型的公共产品。前者市场完全可以提供,后者政府必须由政府承担。目前,以公立医院为代表的医疗服务占用了大量的人财物力,政府是医院的股东,它插手医院的内部管理在情理之中。公立医院的竞争性不足,医生的内部人控制已经形成,政府不可能对此进行实质的全面的惩罚,因而红包现象屡禁不止。在财力有限的背景下,以药品安全为代表的公共卫生服务必然不足,因而假药层出不穷。
政府行为只有对位,红包现象才会真正消失,药品也才能真正治病救人。
政府如何对位?宿迁的医疗卫生改革已经给出了答案。
让市场做医疗,政府管卫生。政府减少公立医院的股份,同时增大公共卫生的投入。当政府不再是医院与药厂的老板时,监管起来才会无欲则刚。有人担心,私立医院会不会加剧“看病贵”与“看病难”?答案是,垄断造成的供给不足是“看病贵与看病难”的根源,竞争将使得服务质优价廉。有人又会担心,竞争会不会使得医院竞争秩序混乱?答案是,市场竞争从来是无序的,政府的有效监督是秩序井然的保证。 |
[] [返回上一页] [告诉好友] [发表评论] [打 印] [ 字体:大 中 小 ] |
上篇文章:电视广告不能“挟童言以乱受众” 下篇文章:让潜在客户为自己带来更多的收益 |
∷相关文章∷ |
∷相关软件∷ |
{$KeySoft} |
关于本站 - 下载声明 - E书发布 - 下载帮助 - 广告联系 - 商业合作 - 申请链接 - 用户注册 | |
E书天空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0 ebooksk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闽ICP备08100302号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福飞路104号 邮编:350003 联系人:吴生友 QQ:14476087 电子书发烧友Q群:17648598 E-mail:wsy515398@vip.sina.com(邮件请用汉字注明主题 如果没收到自动回复,邮件可能没发送成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