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友益网摘 | E书分类 | 最近更新 | 推荐E书 | 热门E书 | 用户登陆 | 友益论坛
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联系我们
| 经济 | 社会 | 文化 | 技术 | 生活娱乐 | 我的爱车 | 其它 | 骗术大全 | 房产

本站E书搜索:                               发布E书 | 郑重声明

当前位置:E书天空-电子书下载,电子书发布,资讯中心文章首页社会评论→中低收入者赋税太高 茅于轼称工薪阶层最痛苦
中低收入者赋税太高 茅于轼称工薪阶层最痛苦
作者:  来源于:  发布时间:2007-5-25 20:29:24
http://news.QQ.com  2007年05月25日13:34   南都周刊   

哪个阶层税负最痛苦?

我们只是想知道老百姓的直观感受。他们面对税负态度如何,他们有多痛苦?哪个阶层更为痛苦?

福布斯又发排行榜,中国税负痛苦指数全球第三。于是,各种辩解再度出现。但我们不想关注,中国究竟排在哪里。

中国的税负现状如何?这是一个颇具罗生门色彩的话题。如果你问私企的老板或者普通的百姓,他们往往会引为切肤之痛:重或者很重;如果你要问到政府部门,他们往往会举出宏观数据:不重或者偏轻。

最新一期的《福布斯》言论,无疑使这个话题如火上浇油:“中国的税负痛苦指数全球第三”。像往常一样,中国官方出面驳斥,税务专家表示其指标体系并非国际公认,其排行榜娱乐性强于科学性;媒体则在争论中国的税负痛苦指数究竟有多高。

一时纷纷纭纭。喧嚣之下,也有更多的人在思考:中国人的税负状况到底是怎样的?纳税人是幸福还是痛苦?其原因又是怎样?一场宏观的争论,在此转为更为民生的话题。

税负现状分析

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布,2006年中国宏观税负(税收收入与经济总量的比值)为18%。这个数字仅比2005年小涨0.5个百分点,比发展中国家平均低3个百分点左右,比发达国家低约12个百分点。

中央党校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对此表示异议,他称2006年政府财政收入接近3.2万亿元,如果加上1.3万亿元的预算外收费、土地出让金5000亿元、社保8000亿元等预算外收入,我们真实的税负已达31%至32%,已对刺激消费产生消极影响。

这一判断的背景是中国税收收入近十几年呈直线型增长,1999年突破10000亿元大关,2006年达37636亿元;近年来的增速均超过20%,远超GDP、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

与周天勇一样感觉税负较重的,是作为微观个体的企业和个人。为什么会这样呢?专家指出,一方面因为税基比较窄,税负主要落在一些行业和企业及个人身上。据国家税务总局统计,1994年,我国工薪项目个税32.13亿元,占个税总收入的44.21%;2000年工薪阶层缴纳283亿元,占全国个税660亿元的42.86%;2004年,全国个人所得税收入为1737.05亿元,其中65%来源于工资、薪金所得,中低收入者又占了绝大多数。2005年,工薪阶层为个税总收入贡献了60%的份额,而富人的纳税份额不到10%。

税收专家刘桓认为,在当前的分类扣缴制度下,高收入者享受着多源扣除的优势,逃税漏税现象严重;而3亿多工薪阶层由于收入来源单一,实行代扣代缴制,反而成为税负最重的人群。有网友指出,这实在有违“多得多纳税”、“损有余而补不足”的税收原则,税收本应发挥的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演变为事实上的“劫贫济富”。

税收到哪里去了

“作为纳税人,你最关心什么问题?”据《中国青年报》日前的调查,49.4%的人选择了“政府把我们缴的税用到哪儿去了”。近几年,我国税收收入在大幅度增长,但是预算支出的透明度却没有随之增高。每年两会,都有代表委员提出阳光监督老百姓“钱袋子”的问题。

在上海点击查看上海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海归”老刘看来,政府的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报告近乎玩数字游戏。试问如此多的税收之下,我们的福利如何呢?老刘对此深有感慨:北欧一些国家的社会福利已经囊括了国民的生老病死,在美国,税率是按照家庭来算税的,而在中国,税率从来都不考虑家庭因素,把养老问题丢给了社会和个人。在老刘看来,税收的法理逻辑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但与高速增长的税收相呼应的却是“GDP崇拜”下公共服务的递减:教育和医疗卫生已经不是一种福利,买房难、看病难、上学难已成为压在纳税人身上的新三座大山;与之相随的是,贫富差距的扩大,社会治安状况的恶化等。

我们的税交到哪里去了?在上海一家报社工作的小吴,对每月要交1000多元的税养活“腐败分子”耿耿于怀。他认为我国行政成本过高,浪费严重,纳税人税款的使用缺乏有效的监督:从1978年至2003年的25年间,我国行政管理费用已增长87倍;2004年,国家审计署核查了2002年和2003年全国的行政经费、税收、基建、金融信贷等违规情况,共审计出违规资金2.252万亿元。近年来,我国公款吃喝一年2000亿,公车支出一年3000亿、4000亿,公费出国考察一年2000亿……

哪个阶层更痛苦

《福布斯》的排行榜,以公司税率、个人所得税率等一系列指标,把“痛感”量化,并得出在税负上“谁更痛苦”的结论。在小吴看来,数字总是冰冷的,而“痛苦”却是实实在在的。公众之所以对税收痛苦乃至愤怒,在于税收的公共服务逻辑没有得到理想回应,公共服务质量仍待提高,公共保障制度仍需健全。

没有得到理想回报的税收,似乎已构成纳税人不能承受之痛。这痛苦似乎是普遍的,哪一个阶层最为痛苦呢?小吴认为:追问这个问题,或许可以探寻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各阶层的生存现状。

税收面前,谁更痛苦?是靠工薪为生的城镇低收入居民吗?随着税基的加宽,个税起征点的提高,他们的痛苦能减少多少?是农民兄弟吗?废止《农业税条例》以后,每户农民每年可以多得五六百元的收入。他们曾经的痛苦能永远免除吗?

是从业人员人数超过1.5亿人,掌握或管理着10万亿元左右的资本,使用着全国半数以上的技术专利,直接或间接贡献着全国近1/3税收的新社会阶层吗?对富人的收税一直是舆论关注的焦点,“为富不税”现象更是千夫所指。相关税收监管政策早在1994年就已开始,13年来,更是下发了10多项税收征管制度和办法。他们会不会更痛苦?

是被称为“所谓仇富心理的替罪羊”的中产阶层吗?那些年收入10万元到几十万的人群,当富人群体因为收入高度非规范化而逃避调控时,他们却极有可能成为税收调节的主要对象,成为调节利益关系的牺牲品。因为相对来说,以工资收入为主的中产阶层的收入规范化程度是最高的,其个税也是最容易征收的。在诸如不久的将来可能开征的物业税、燃油税等调控措施中,中产阶层都可能首当其冲。而2006年,年入12万以上者须自行申报个税政策出台,他们是不是更为痛苦?

策划:林斌

执行 谢海涛 彭晓芸 景锦

插图 李峰

实习生 许婧绵 张佩圆 唐思

记者 谢海涛


[] [返回上一页] [告诉好友] [发表评论] [打 印] [ 字体: ]
上篇文章:中低收入者赋税太高 茅于轼称工薪阶层最痛苦 
下篇文章:中低收入者赋税太高 茅于轼称工薪阶层最痛苦
∷相关文章∷
· 中低收入者赋税太高 茅于轼称工薪阶层最痛苦
· 中低收入者赋税太高 茅于轼称工薪阶层最痛苦
· 中低收入者赋税太高 茅于轼称工薪阶层最痛苦
· 中低收入者赋税太高 茅于轼称工薪阶层最痛苦
∷相关软件∷
{$KeySoft}
  关于本站 - 下载声明 - E书发布 - 下载帮助 - 广告联系 - 商业合作 - 申请链接 - 用户注册

E书天空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0 ebooksk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闽ICP备08100302号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福飞路104号 邮编:350003 联系人:吴生友

QQ:14476087 电子书发烧友Q群:17648598

E-mail:wsy515398@vip.sina.com(邮件请用汉字注明主题 如果没收到自动回复,邮件可能没发送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