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友益网摘 | E书分类 | 最近更新 | 推荐E书 | 热门E书 | 用户登陆 | 友益论坛
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联系我们
| 经济 | 社会 | 文化 | 技术 | 生活娱乐 | 我的爱车 | 其它 | 骗术大全 | 房产

本站E书搜索:                               发布E书 | 郑重声明

当前位置:E书天空-电子书下载,电子书发布,资讯中心文章首页生活娱乐情感→第3.5类男人的房子与爱情
第3.5类男人的房子与爱情
作者:  来源于:  发布时间:2007-3-3 21:29:10

第3.5类男人的房子与爱情


万通集团总裁冯仑曾经讲过这样一个“笑话”,说是这个年代的女青年把男人大致分为四类:一是有房有车无房贷;二是有房有车有房贷;三是无房无车无房贷,但是马上就能有房有车有房贷,属于现金储备的那一类;四是无房无车无房贷,但很长时间一段时间也不会有房有车有房贷。对第一类男人,可以马上谈婚论嫁,二、三类可以考察之后谈婚论嫁,第四类免谈。对于那些到了适婚年龄的男青年来说,买房或者具备买房能力就成了搞对象的前提。因此,得到的结论是:适婚女青年制造了大量市场需求,推动了房价的上涨。
  
   精辟!之所以在“笑话”二字上加上引号,就是想说明,这并不是个笑话那么简单,它是一个比“铁”还实在的现实,真实地道出了许多男青年不愿多说但又不得不面对的难言苦衷。没房,谈何结婚?
  
   大可不必去做市场调查,只需到人群中去问问,你就会知道,30岁上下的年轻人定是这个时代的购房主流,而因要结婚而购房的年轻人又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归根结底,女青年制造了市场需求,推动了房价上涨”——这话一点不假,并很有社会伦理基础。
  
   非常惭愧,我是属于比第四类稍好一点,比第三类稍差一点的那类。如果有第3.5类的话,我肯定是那个第3.5类男人。我是那种有过数次买房冲动,但一直都没有真正付诸行动的人。每一次刻骨铭心的恋爱,每一次的恋爱——由于房子的原因——而以失败告终,都会让我买房的愿望更加强烈。
  
   我是那种长期租房,寄住在别人屋檐下的本地人。我向往城市,逃避落后的农村。但长期的租房生涯,给我一种不安定感,那种没有归宿,没有温暖的家的感觉随着年轻的增长而愈发强烈。我想我是这个都市的孤单的候鸟,疲惫的时候,我想在这个繁华的都市找一个温暖的窝,温暖我的爱情,温暖我的生活。
  
   漫长的租房生活
  
   如果要追溯我租房生活的话,应该有6年了吧。2000年下半年,大二下学期,那是我真正租房生活的开始,那时正恋爱,为了不打扰宿舍同学,我跟女友在离学校不远的居民区租了个一室一厅,屋子足够大,但非常简陋,一张狭小的床,一台租来的破旧电脑,一堆破旧的书,便是我的生活所有。女友每周来三次,帮我打理生活。那时过得非常清苦,但我们却很快乐。我们就把这个破旧的屋子当成了新家,女友在我们“新居”的墙壁上贴上各自喜欢的作家或明星的画相,把简陋的屋子装点一新,日光灯亮开,漆黑的屋子,顿时变得亮堂堂的。
  
   那是一间租来的屋子,我们在这里吃饭,学习,生活,快乐与温馨充满着屋子每一个角落。我们固执地认为,那就是我们的新家了。我们一度忘了,那只是一个暂时躲避风雨的场所,我们迟早都是要从那里搬出来的。那时对房子没什么概念,什么都没想,没想到我们毕业后要出来,没想到毕业后我们将如何在一起,没想到爱情需要一个属于自己的屋顶。那时候除了两个人的快乐,其他的一切好像和我们无关似的,无关的事我们从来不去管。
  
   2003年的那个夏天,我们顺利毕业,我和女友从小屋里搬了出来。在那个炎热的7月我们各奔东西,她在杭州找到了工作,我在南昌一家公司就职。我们不能在一起了。我们就像两只飞累了的燕子,在各自的城市栖身。我曾想我们能在一个城市工作就好了,我们可以继续我们的租房生活。现在想来,我当时的想法有些天真,什么都不可能了。“要么有自己的房子结婚,要么就分手”——当时的情形就是这样的。
  
   那是第一次,第一次那么深刻地感受到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是多么重要。第一次感受到即便是真实的爱情也是要有物质做支撑的。
  
   回到南昌后,我在县城租了一套房子,没有女友,生活过得倒是自在,看书、喝酒、跟朋友聊天构成了我生活的全部。房子位置比较偏,但价格非常便宜,很符合我们这些刚出校门踏入社会不久没什么经济来源的年轻人的要求。房子虽然简陋了些,但还算能满足你吃喝玩睡,也就别无他求了。无法想象当时的乐观。
  
   屋子在县城的一个村落中,一楼,虽不靠近大街,没有车辆的吵闹,但来来往往行人的嘈杂给住处带来了一些不安。白天小孩子的啼哭,晚上不间断的狗吠,声声入耳,开始我极度不习惯这里的生活,但时间久了,耳朵日趋麻木,习惯成自然了。一间单调的屋子,一个懒惰的男人,这样的生活随心所欲,这样的屋子凌乱不堪,很多时候我把这种凌乱当成是理所当然的事。经常会有一些朋友来借宿,大伙儿吃吃喝喝,说说笑笑,聊生活、聊女人、聊理想、聊落寞的文学,海阔天空无边无际,聊着喝着大家就横七竖八不成体统,直到天边日头东升。
  
   2004年底,谈了一个朋友,她在广东东莞,我在江西南昌,我们就通过火车这一交通工具,一年要进行10来次的“幽会”。有了朋友才发现这租来的房非常不便,以前觉得没什么,一个人,要吵就吵我好了,后来女友来了,来来往往的人在我们眼前晃过,想跟女友亲热一下都极不方便。从那个时候起,女友就跟我提起买房的事了,说“这么生活下去不是个办法”,她说要么你买房,要么跟我去东莞发展!我当时对东莞极不感冒,觉得那地方像是个不停运转的大工厂,到处是外来工人,根本就找不到家的感觉。去东莞发展这一条当场就被我否决了。至于买房,虽然有想过,但当时我才工作一年多,两万多元的积蓄,已全部投入老家的养猪计划中,叫我怎么买房?后来僵持不下,最终还是分手。
  
   分手。又是因为房子。
  
   你没有房,都不好意思带你有好感的女性朋友去你住处玩。这是我最近才感受到的。最近一次跟房子有关的事,发生在2005年的10月。那时我带一个略有好感的朋友去我租的房子看看。那时老妈想抱孙子想疯了,她巴不得我马上认识个好女孩,立马结婚立马弄出个小鬼来。老妈一听要带个女孩来,立马从乡下赶到县里,为的就是一睹那女孩芳容,其实俺跟人家女孩的关系只限于好感的程度。没老妈说得那么夸张。老妈当时的猴急表现让我挺尴尬的,笑嘻嘻地端茶倒水递水果,她的眼巴不得凑到人家脸上去。结果那女孩看我不只没一套像样的房子,就连租的房子都那么破旧,虽然脸上没表现出什么不满,但内心的不屑我还是感受到了。这次事件之后,我跟那女孩的交往也就慢慢少了。本来想好好发展下去,又是因为房子……唉!!!
  
   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有些同事陆陆续续买房了,说是买房结婚,买房藏娇妻。这时我正式意识到,为了稳固伟大的爱情,为了一份安定的生活,我一定要买一套房子,那怕是只能装得下两个人的小户型。算砸锅卖铁我也要了。
  
   现在已经是2006年8月份了,我仍然租房。我时常会趟在床上看着天花板发呆,做着买房梦,做着一个第3.5类男人的买房梦。
  
   被终止的买房冲动
  
   我是个不太愿意搬家的人。从2003年到2006年,我在一个地方待了3年,仍没有换的打算,即使房东女人非常之抠门,租金高涨非常之凶猛,我都没想到搬。因为搬家对我来讲将是一场声势浩大的迁徙运动:电视、电脑、包括那些厨具,最烦人的是那些书籍,那可不是一两麻袋就能解决问题的,曾经我妈要求我搬,我就跟我妈说,你跟我准备十个麻袋,我就搬。老妈看看屋里堆积如山的书籍,叹息一声,只好作罢。
  
   从2003到2006年,1080个日日夜夜,好像要在这破地方租到天荒地老的样子!我当时的想法是,如果是换租,那就不要搬,要搬也要等咱买了房子再搬。老妈为我当时的想法击节鼓掌,觉得儿子长志气了。但志气归志气,豪言壮语谁都会说,兜里不鼓胀也等于白搭啊。工作了将近3年光景了,我仍旧买不起房!有时感觉挺悲哀的。
  
   朋友问我,都工作三年了,应该积了不少了,付个首付款应该不成问题啊。面对朋友的疑问,我一脸的苦笑:我们70年代后期出生的人,如果早点结婚了,真应该是上有老下有小了,我们不只有来自自己工作生活的压力,还有来自父母带给我们的压力。对于我这个还未婚的70年代末出生的人来说,来自父母家庭生活的种种牵绊,让我们无法在买房的事上自由伸展拳脚。这是我们不该抱怨,但必须面对的现实。
  
   2004年下半年,我毕业后第一次谈恋爱的当儿,那时身上有点闲钱,就想买个小户型来住住,一来考虑到总价不算高,二来跟女朋友在一起也方便些。当时想法是,虽不打算马上结婚,但总得有一处属于自己的自由空间。正准备着去看房的时候,老妈从家里突然打来电话,说家里建了一个大养猪场,正打算养猪来着,当时我愣了一下,心想这买房的事看样子得暂时搁一下了,作为长子的我不能不帮。60多头种猪,我投了两万多,本以为能收回成本,另外再赚个3、4万。结果养了半年,一次猪发瘟病,60多头最后只剩10多头,只卖了一万多,亏了两三万,我大赚一笔的清秋大梦就此泡汤。
  
   2005年下半年,我们老家大兴土木,攀比风盛。一户户村民都像发了疯似地,都建起了3、4层的高楼。家里向我发话了,说别人都发疯似地建了,就我们家没建,怎么行?看着老妈一脸无辜的表情,我又拿出2万,建了两层半(另外半层等有钱了再建)。老妈说这房子以后可以增值。增值?那要等到猴年马月啊。看着手上的钱像流水一样花出去,我可怜的买房梦再次陷落了。
  
   2005年到2006年的这段时日,是我家最苦难拮据的时候。养猪亏损,为建房借款,弟弟失业一年半了,在家中无所事事,老爸老妈靠着乡下的小店面偶尔能养活自己,我那点微薄的工资,还投这投那的,到如今已是所剩无几。几次买房冲动(想法)均被家中的一些琐事冲淡。买房,自然成了一件非常遥远的事儿。
  
   2006年上半年,看着身边的朋友买房的买房,装修的装修,结婚的结婚,大家一副乐呵呵的样子。我的心都酸透了。我,作为第3.5类男人,什么时候才能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栖身之房啊!感叹之余,回头再想想这几年与父母的同甘共苦同舟共济,想想生活在这个纷繁的社会没有什么比亲情更重要了。然后,一切释然。
  
   ——呵呵,我们这代人,不单为自己而活着,还有我们的父母。那些曾经供我们读书的父母,他们老了,他们把一生的积蓄都花在了我们身上,他们生在农村,他们需要我们。有时候我很矛盾,以后买房到底是买小户型还是大户型。一天,老妈对我说,你结婚了买房了我就心安了,我们在农村过得很好,你想着过好你自己的日子就好了。看着老妈头上的丝丝白发,我心里一阵酸痛。
  
  
   买房势在必行
  
   回首这几年走过的人生历程,在房子与爱情间兜兜转转,在得失之间起起落落,几多感慨,几多沧桑。我把生活的疲惫藏在镜后,把激情与梦想放在眼前,因为这点疲惫和那些梦想与激情相比实在算不上什么。买房结婚的梦想,依然存于心底,那是一个非常现实的人生梦。实在且真实。
  
   有人问,像我们这样的第3.5类男人,适合买什么样的房?呵呵,第3.5类男人除了小户型还有别的选择吗?——总不可能为了买房而勒着裤腰带生活,总不可能为了买房成为被房子束缚的“房奴”,总不可能为了买房把自己的生活搞得牢狱一样。有个朋友说,看一个人是否成功,有一个标准,就是看他能不能休息两年。说得有一定道理,但实际情况是,别说那些买了房子被月供款压着的人们不敢休息,就连那些没有什么买房压力的人们也不敢休息,由此推理,这些人都是不算成功的。有一点可以肯定,在这些不成功人士当中,第3.5类男人一定占了较大比例。
  
   有一次,一位开发商朋友问我,你要什么样的房啊?我说,本想一步到位,让辛苦了一辈子的父母住进新屋,但无奈我辈我能,只能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不了那个春夏与秋冬了。“我还能要求什么样的房,MINI小户型啊,总价低,性价比高点就好,咱只能用小户型来过渡过渡了”。开发商朋友笑了,说要买小户型还不简单吗?随着“国六条”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南昌市场将会出现不少小户型。特别是“90平米以下,70%”的规定,将大大降低购买者的购房门槛,真正让更多需要买房的人买得起房。
  
   呵呵,说得跟做广告一样。他一连跟我说了好几个有小户型的楼盘,尚东大道、世纪风情、天泽园等等。并说以后这样的小户型会更多。
  
   看来,我们第3.5类男人的购房时机到了。从明天起,开始看房,关注楼盘,关注小户型,为实现那个购房梦想而奔走市场吧!


[] [返回上一页] [告诉好友] [发表评论] [打 印] [ 字体: ]
上篇文章:诺贝尔科学奖为何再次全落美国 
下篇文章:小孩理解的房价上涨的“六个版本”
∷相关文章∷
∷相关软件∷
{$KeySoft}
  关于本站 - 下载声明 - E书发布 - 下载帮助 - 广告联系 - 商业合作 - 申请链接 - 用户注册

E书天空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0 ebooksk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闽ICP备08100302号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福飞路104号 邮编:350003 联系人:吴生友

QQ:14476087 电子书发烧友Q群:17648598

E-mail:wsy515398@vip.sina.com(邮件请用汉字注明主题 如果没收到自动回复,邮件可能没发送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