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中午,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热闹如常,两名中年男子在向经过身边的群众问路。不久,与迎面而来的两名身穿类似银行制服的女子密聊了一会,就转身上了一辆停在路边的富康小汽车。两名“银行工作人员”经过汽车旁边时,却装着一副不认识车内人的模样。但这一举动,已尽收伏击守候的便衣民警眼中,几名便衣民警悄然靠了上去,掏出证件大喝“不许动,我们是警察!”……
海珠警方成功捣毁了这个诈骗团伙,抓获三男二女共五名嫌疑人,当场缴获作案用的大量巴西币和冥币、伪造的银行工作人员证件和迷信符咒一批、作案用的富康小汽车一辆。该团伙成员供认,近年来,他们时分时合,以消灾解难、高利润的外币兑换、寻求名医等诈骗手法在广州市进行诈骗活动。目前,警方已侦破该团伙诈骗案12宗,涉案金额达人民币近60万元。
据警方介绍,该团伙以消灾解难、高利润的外币兑换、寻求名医等手段,进行街头诈骗活动,作案目标大多是五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作案时,一般有几名同伙共同“演戏”,取得事主信任后实施诈骗。
手段一:消灾解难。作案人员采用问路的方式选择对象,借口请求对方带路,途中乘机以事主“脸色不好”、“近期家里人可能有灾难”等办法套事主,称可帮事主“驱邪消灾”,骗得事主信任,然后叫事主回家或到银行取出财物用以“拜神作法”。在事主拿出财物后,将事主财物放进一个包里,然后以要买几个苹果“作法事”等为借口支开事主,取走事主财物,又或者用同样款式、重量的包将事主的包掉换后骗走。
手段二:高利润的外币兑换。作案人员物色到作案目标后,谎称要急于将欧元、加币等外币兑换人民币救人,博取事主的同情,再以到银行兑换汇率过低,与事主平分兑换差价的高利润打动事主与其兑换,然后将事主带到附近银行旁边,假称认识银行的工作人员,然后致电联系假扮银行工作人员的“同伙”出来进一步取得事主信任,在事主取出财物后再以掉包等形式实施诈骗。
手段三:寻求名医。作案人员通过几名同伙联手“演出”,称通过观察事主的面相察觉到事主的家人近期出现不同寻常的症状,自称认识“名医”可以医治,建议事主拿出财物“作法”后再带其去找“名医”治疗,伺机将事主的财物掉包骗走。
警方提示,骗子基本上都是通过利用事主的贪念和封建迷信等弱点屡屡得手,希望市民群众保持清醒头脑,加强防范,勿起贪念,谨防受骗。(黄育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