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友益网摘 | E书分类 | 最近更新 | 推荐E书 | 热门E书 | 用户登陆 | 友益论坛 | ||||||
|
|
||
![]() |
当心汽车降价玩猫腻 减少配置型坑消费者
作者: 来源于: 发布时间:2007-3-15 22:16:21 |
当心汽车降价玩猫腻 减少配置型坑消费者 2006年07月17日 17:04 华西都市报
———本报深度透视车市价格战 在中国汽车市场,降价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常态。经济型车、中级车、高级车、豪华车统统都采用降价这种最原始的促销方式来获得市场。今年来的汽车降价大战更是明降过后暗降又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如火如荼。汽车质量、价格、利润,已经成为影响车市的三个关键词。这时消费者心中就不得不产生疑问:汽车不断降价,其利润从何而来,到底有多少 利润?厂家会以牺牲质量为代价吗?“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消费者能否在汽车降价潮中鱼与熊掌兼得? 利润少反而降
车市疑云越来越多 据国家统计局2005年的统计显示,全国轿车销量同比增长18%,但整车行业销售收入同比仅增0.4%,利润则下降52.9%。不少厂家都表示某些车型已经无利可赚。但是今年来,汽车降价行动仍然从未间断,高档车降、中级车降、经济型车降、微型车降,明着降暗着降,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让人应接不暇。在今年6月降价大潮中,车价降幅少则数千元,多则十多万元,而且几乎涉及除豪华车外的所有车型,成为近年来车市价格战的一个横截面。可以这么说,近年来中国汽车市场是在“降”声中步入高潮的。对消费者而言,车市多年来都如巫山云雨一样看不清晰:这汽车的利润究竟有多高?厂家们一遍又一遍地声称汽车早已没有了利润,可是又不停地采取降价行动来刺激市场,这又是为了什么,难道汽车厂家不食人间烟火,甘当活雷锋?在今年明降大潮中,暗降潮又滚涌而出,车市简直有点乌云压城了,尤其是降价是不是建立在牺牲汽车质量基础上的,更让消费者倍加关注。 擦亮眼睛
看看车上少了什么 所谓无利不起早。汽车商们真是为了赔钱赚吆喝吗?不会的。只要你细心地去看看这些降价汽车,就会发现种种暗藏的玄机,特别是不良厂商的各种伎俩需要大加注意。 伎俩一、减少配置型 目前,某款车的价格已经跌破了7万,但配置上却没有转速表、车外温度及燃油消耗显示屏、仪表板、门板上提升质感的亚光铝装饰件。还没有电动窗,连中控门锁也没有,甚至羚羊都有的电动调节外后视镜也从其舒适型的配备表中划去。 廖先生比朋友晚买几个月的某款小型车,日本原产的变速箱换成了天津 伎俩二、变换装饰型 为了降低成本,厂家对内饰、外观大作改动。如某款车的内饰颜色作了这样的简化:原先舒适型的桃木车内装饰被取消;采用钻石色高级织物座椅的基本型只有黑色内饰并配以钛金面板;使用钻石色天鹅绒座椅的舒适型也只有黑色内饰并配以钛金面板。上市之初,该车系号称可以为消费者提供10余种车身外观颜色,但实际只有8种。一些细心的消费者也发现:有些车,价格确实是降了,但座椅从真皮的换成了绒布的,真皮方向盘变成了人造革的。 伎俩三、材质更换型 一些汽车企业虽然打出了“降价增配置”的口号,但对于配置的材质如何却不得而知。常有消费者投诉:某款车原先的ABS是博世的,而现在换成国产的;某款商务车以前是进口车身,现在也变成了国产的。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汽车价格持续下降,一些厂家迫于成本压力不得不对轿车进行某些“改变”,在一些环节使用低档的零部件,比如在汽车内饰方面,很多厂家开始使用再生塑料。汽车企业的“改进”措施导致整个行业在质量问题上出现了类同:低端经济型轿车外壳成本较低,但密闭性不好;中档轿车降低了内饰的材料成本导致质量问题;汽车外面配置可以“眼见为实”,而它的材质就很难让人“看穿”了。 实习生钟才秀 石寒竹 记者何为 |
[] [返回上一页] [告诉好友] [发表评论] [打 印] [ 字体:大 中 小 ] |
上篇文章:质量问题成投诉热点 保修期内未必都保修 下篇文章:业内曝光:汽车销售合同中的重要法律猫腻 |
∷相关文章∷ |
∷相关软件∷ |
{$KeySoft} |
关于本站 - 下载声明 - E书发布 - 下载帮助 - 广告联系 - 商业合作 - 申请链接 - 用户注册 | |
E书天空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0 ebooksk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闽ICP备08100302号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福飞路104号 邮编:350003 联系人:吴生友 QQ:14476087 电子书发烧友Q群:17648598 E-mail:wsy515398@vip.sina.com(邮件请用汉字注明主题 如果没收到自动回复,邮件可能没发送成功!) |
|